在汶川地震等重特大灾害应急抢险中,我国政府决策果断、行动高效,有效化解了次生自然灾害带来的核安全风险,核安全保障体系发挥了重大作用。
如果在街头立上一排金光闪闪的黄金垃圾箱、银光灿灿的白银垃圾箱,档次是上去了,谁不会惦记呢?。而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在伸手的人当中,除了拾荒者之外,居然还有小区物业,甚至还有市民将垃圾箱拿回去当腌菜缸,真不知他们是怎么想的?如此损坏自己的名声,损坏一座城市的声誉,不知他们脸红不脸红?然而,在批评这些市民公德太差的同时,也应反思,城市有没有必有为了追求高档和美观,便在街头安放如此昂贵的不锈钢果皮箱、垃圾箱?新闻告诉我们,大连街头丢失的那些小巧玲珑的不锈钢果皮箱,一只价格高达750元。
有句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面对如此昂贵的不锈钢制品,难怪有人心里痒痒的。垃圾箱的主要功能是结实耐用,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当追求品位,以增加城市街道的美感。然而从今年5月至今,中心城区有约150只垃圾桶、100只新式果皮箱丢失或损坏,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多万元。一些市民偷卸万向轮,一是把它们拿回家做手推车,再一个就是卖进废品收购站。试想,如果安放的是一些外貌平平、价格低廉的普通垃圾箱,还会有人惦记着吗?事实上,在不少城市街头,就有许多造型别致、美观大方、却又价格便宜的塑料、木质垃圾箱,无论是从观瞻,还是使用上,效果都很不错。
毕竟,城市是属于大家的,如果街道上垃圾横飞,那每个人的生活都会受到影响。但一定要有度,切莫不顾公民道德水准的实际。根据《清远市绿道网(省立和市立)建设任务实施分解方案》,至2015年,清远市范围内省立绿道规划总长715公里,其中实施绿道建设长度为580公里。
这个消息令大家感到非常兴奋,期盼它能早日完工。项目涵盖了城市交通工程、城市基础设施工程、民生工程、教育工程、水利工程。同时沿丁香花园酒店外侧增设六米宽的木栈道,对丁香花园东侧古塔周边环境进行升级改造,并利用东端原有的生态竹林、果林等建造一条5米宽的郊野型综合绿道,届时,北江七星岗古塔不再成为商家的私家禁区,重新回归大众怀抱。日前,清远中心城区扩容提质首批重点项目启动,包括北江市区段南岸绿道工程在内的一批建设项目奠基、启动。
中间对江滨公园原有破旧园路等进行升级改造。该段绿道以北江堤围为依托,一路蜿蜒向北江伦洲岛方向延伸,沿途碧水蓝天,风光宜人,将成为全省一条全程一线江景的特色慢行绿道。
北江七星岗古塔成沿江绿道景点本报曾经报道过的北江七星岗古塔被商家围闭的尴尬状况此次也将在北江绿道建设工程中迎刃而解。据了解,绿道以保持现有生态环境为原则,东西两端利用现有防洪道改造成4至5米宽自行车绿道。据了解,此次清远中心城区扩容提质首批重点项目共38个,工程建安费总投资92.05亿元。据悉,新动工的清远北江市区段南岸绿道工程全长约13.8公里,西起清远大桥,东至北江六桥 ,总投资2.5亿元。
这些项目的开工建设,对于清远中心城区居民生活品质和幸福感提升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清远不少自行车爱好者都翘首以盼北江市区段南岸绿道工程的动工,因为现在他们只能在沿江公路上进行休闲骑行,身边不时有货车、小车飞驰而过,感觉不踏实资源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长期面对的重大挑战。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经济发展必须在保护城乡人居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成为新时期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目前,全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认识仍不到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还没有成为人们普遍的自觉行动,一些地方仍在不惜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生产中的高耗能高排放、生活中的资源浪费等,都使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要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合理控制能源消耗总量。要探索建立绿色发展考评机制,将生态指标作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产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态文明是社会总体文明的自然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人民群众对提高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重要保证。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干净水、新鲜空气、洁净食品、优美环境等要求越来越高。痛下决心,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式发展方式,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才能破解资源环境约束难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要持续推进天然林保护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保护好草原和河湖湿地,推进荒漠化、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生态文明建设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中央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要深化能源价格改革,建立健全补偿机制,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能源资源安全已成为各国经济和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资源、环境约束仍在加剧。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努力保护生态环境,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发展之路,国家建设才可持续健康,家园面貌才能更加美丽,人民生活才会更加舒心。要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为目标,注重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努力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切实有效地应对国际竞争挑战,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在全社会大力推行生态文明观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生产生活观念,在领导干部中树立生态文明政绩观,推动形成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改革开放战略抉择,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亿万人民走上了富裕之路。
要加强水、大气、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推动重点区域污染治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应对国际竞争各种挑战的客观需要。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抓紧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追求整体文明进步的伟大事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环境,构成了有机联系的整体。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努力实现经济活动生态化、发展模式绿色化。
要进一步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环境准入,严格执法监督建设生态文明,是党中央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生态文明建设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当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资源、环境约束仍在加剧。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全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认识仍不到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还没有成为人们普遍的自觉行动,一些地方仍在不惜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生产中的高耗能高排放、生活中的资源浪费等,都使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